当前位置:米兰网页版 > 工作研究 
 
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项目技术总结
来源:环境事业部 张明 发布时间:2019-11-20
 
 
  北京市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项目,房山区佛子庄乡岭西村板岩厂、北塔石板厂治理区”项目于2016年9月1日开始施工,2017年9月15日完成竣工验收,目前两年养护期已过,现场苗木成活率良好,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治理效果。
  一、工程概况
  该项目分项工程有:地形地貌整治、挡土墙、排水沟、绿化及后期养护工程等,设计种植侧柏49282株,油松30271株,爬山虎8460株。
  二、治理原则及技术路线
  通过对治理区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消除或减轻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和环境地质问题,逐步改善和恢复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恢复矿区土地使用功能,保证矿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符合当地政府整体规划要求。
  1、治理原则
  (1)治理措施应本着适量、适度的原则,围绕植被恢复为中心,合理布局,就地取材。一是避免大量土石方工程,要因地制宜、近自然整理,随坡就势,最大限度地减少土石方工程量,节约资源,节省资金。同时兼顾边坡安全稳定、防灾避险、防治水土流失、植被恢复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
  (2)要坚持适地种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一是根据当地条件选择适合生长的乔灌草品种,坚持以野生灌草和乡土树种为主。由于治理区土壤条件差,水资源缺乏,导致造林成活率低。因此在治理过程中,要以抗逆性强的野生灌草和乡土树种为主,例如侧柏、油松、爬山虎等,既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又降低了造林成本和后期管护成本。
  (3)在选择造林方式和造林树种时要与治理区周边植被群落和谐统一,做到“修自然、如自然”,形成与周边自然环境融合的生态景观。
  2、治理技术路线
  本次废弃矿山治理主要采用地形地貌整治、挡土墙、排水沟、绿化和后期养护工程。针对治理区内的废渣斜坡、废渣平台及废渣堆分布,造成土地资源和地形地貌景观的严重破坏,对治理区进行地形地貌整治。根据因地制宜、土方平衡的原则,以周边耕地标高为准,采用机械挖除等方法,将区内高出设计标高的废渣堆挖运移至低洼处,分层碾压形成可利用的平台或缓坡,平台与周边绿地及平台之间削坡形成连接斜坡。
  通过地形地貌整治、采坑回填、废渣清理、危岩清理等治理措施,平整场地,满足绿化要求。
  后期养护措施主要包括绿地维护和苗木养护。绿地维护就是保持绿地清洁、美观、及时清除垃圾、建筑废渣等废弃物,对土壤被冲刷严重的坡面整平并覆土。苗木养护包括松土、灌溉、施肥、修枝、除草、防虫、整形等。
  三、治理方案
  3.1地形地貌整治工程
  本工程地形地貌整治共涉及到平台、斜坡和岩质边坡三类,施工过程中重点对坡度的要求进行了严格控制。采用高挖低填方式整理场地后形成平台,平台整治设4%反坡,倾向内坡脚,以防止雨水对平台的冲刷。根据斜坡整治原则,治理区内废渣斜坡经削坡、放坡后形成新的斜坡,对于坡度较缓的斜坡,可采用平台坡度控制法进行控制;对坡度相对较陡(大于30o)的斜坡除可采用坡度尺控制法进行坡度控制,整治后的坡面挖鱼鳞坑客土种植侧柏或油松。
  3.2挡土墙工程
  为提高整治后的边坡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水土流失,拟在坡脚处修建浆砌石挡土墙,防止岩土体失稳坍塌,起到防护固土作用。
  3.3排水沟工程
  为了减少雨季大量雨水对山体的冲刷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同时减少对临近道路和挡土墙的破坏,在墙顶设置一道截水沟,沿着挡墙底设置排水沟将山顶坡面的雨水导流至农田或树林。
  3.4绿化工程
  治理区内由于长期采矿活动,造成山体基岩裸露,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恶化了生态环境。因此在采坑、渣堆治理等各项治理工程完成后,在整个治理区内的平台、斜坡和补种区上需进行覆土植树绿化,选择便于成活养护、对堆积物有较好的固定作用且耐旱的乔灌木种植,以利于涵养水土、修复生态环境。参考治理区现有的植被,本次治理选用苗木种类为侧柏、油松、爬山虎。
  3.5后期养护工程
  施工验收后的工作就是养护与管理。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表明了养、管的重要性。养护与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其中施工后前两年养护管理尤为重要。为了使所栽植的各种绿地植物不仅能成活,而且能长得更好,就必须根据这些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和当地的具体生态条件,制定一套符合实情的科学养护管理措施。相反,只栽不管,不仅起不到应有的绿化、美化功效,而且可能大煞风景,比不栽还难看。
  绿地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必须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进行,其内容有灌水、排水、除草、松土、施肥、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防风防寒、扶苗固苗等。
栽培成活率不合格的地段,在后期养护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补植,补植的苗木应选用同龄优质壮苗。栽植的苗木一年中应灌好以下几次水:3月中下旬灌好萌芽水;5~6月份灌好生长水;土壤封冻前灌好封冻水。干旱的地区,应加大灌水次数。同时要加强雨水集流措施,做好保墒工作。
  为了便于后期植被养护,在位于治理区中间位置修建了一座容量70m3的钢筋混凝土蓄水池,以便于存水和灌溉,蓄水池通过附近水源泵送蓄水或接受降水等方式存水。
  四、总体治理效果
  通过修整缓坡台地、修筑挡墙和排水沟、绿化种植等工程措施,恢复了治理区内土石裸露、废石堆积等损坏的地形地貌,修复了已破坏的生态景观。从而减少水土流失,降低了对空气质量的污染,消除了该区因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坑回填后新增了林地面积,不稳定岩质陡崖在清理危岩及削坡后形成了稳定的边坡,在坡脚种植爬山虎达到了开采创面垂直绿化的效果。
  不稳定矿渣堆经过治理后形成的人工边坡,兼顾了美观性和边坡稳定性要求,同时修建的排水沟对地表径流进行了引导、汇流,防止地表径流冲刷沟谷形成新的地质灾害。进山道路靠近山坡一侧修建了挡土墙,保证了松散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同时也消除了道路一侧松散岩质边坡落石对道路上行人及车辆的安全隐患。
  本项目种植苗木的立地条件为废渣整平后的平台或边坡,经过覆土后绿化,植物生长的条件相对较差,根据北京市已有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本项目实施后设计苗木成活率不应低于85%。在后期养护期间,先后多次会同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对治理区种植苗木的成活率进行了抽检统计,成活率均大于85%,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
  五、工程技术总结
  1、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废弃矿山环境综合治理迫在眉睫。与此同时,建设单位对矿山治理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施工效果的整体对比性、协调性和观感要求更加重视。因此施工现场要合理安排,认真布局,将地形整治、园林绿化、排水灌溉、地质景观等相关专业充分融合、衔接,这样工程治理的效果不仅可以达到破坏前的生态环境,甚至有可能创造出新的景观。
  2、作为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施工方,应多参考、借鉴已建好的同类型工程实际效果,取长补短,不断优化施工方法。必要情况下,可采取动态化施工管理,即在施工中发现有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或现场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与当初勘查时情况不符等,应及时与设计方沟通解决,从而得到最优化的治理效果。
  3、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往往都位于海拔较高、干旱缺水的山区地带,生态环境极其恶劣,为了让栽植的苗木更好的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应选择本地苗圃培育的苗木;由于山顶和风口地带风力大,选取的苗木的规格不宜过大,规格较大极易被刮倒刮歪,采用适宜规格的苗木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成活率;同时要重点加强后期苗木养护与管理,因为后期养护对苗木最终成活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版权所有:米兰(中国)
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9025号
地  址:北京市顺义区机场东路2号中国冶金地质4号楼
官方微信